English

人民广场吟诵“春天的故事”

1999-05-24 来源:光明日报 李跃旗 我有话说

诗人王小龙怎么也没想到:50年前,他应邀为上海市人民广场部队创作队歌时,设想的唱词:“部队行进在早晨的广场,满天的鸽群自由地翱翔……”中,“满天的鸽群”,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会梦幻成真!

更令人感慨的是昔日流氓地痞作威作福的“跑马厅”,会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所在地。这儿,四季绿草成茵,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,泉水喷涌,乐曲悠扬,欢歌笑语,吟诵着“春天的故事”。

解放初就生活在人民广场的居民,忆起历史如数家珍:刚解放时,空旷的广场毫无生机,马路上几乎看不见绿色,汽车一过尘土飞扬,老式的里弄,陈旧的石库门,拥挤嘈杂的民居,“72家房客”中那种鸽笼层叠式的简陋危房比比皆是。三代同堂,吃喝拉撒混于一堂的现象屡见不鲜,人们奉行“新三年、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的衣着方式。
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党中央制定的改革开放的宏伟战略,给人民广场带来了春天的讯息。

“改造旧城区,美化人民广场”,她的改建牵动着包括广场街道居民在内的黄浦区30万人民的心,也让黄浦区的决策者费尽了心机,绞尽脑汁:人民广场的改建不仅有利于改善闹市中心的生态环境,更是继外滩风景区后,又一个向世纪展示上海国际大都市风采的新景,她是一项造福子孙,功德无量的善举,更是精神文明窗口建设的内容,人民广场的工程项目的确定在1993年底,但由于面临资金困难,迟迟未能实现。

1994年是实现小平同志“一年一个样,三年大变样”的关键一年。作为三年大变样的标志性景观,上海市委、市政府决定以全面完成人民广场的改建工程向国庆献礼。

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为了加快工程进度,人民广场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的领导,在区委、区政府的激励下,发动了全体居民,包括驻军、退休职工、学生一齐上阵,参加义务劳动,老弱妇儿则组成“支前分队”,到工地的前沿,送水送饭,工程进展神速。周边低矮的房屋不见了,代之而起的是摩天大楼,气派不凡,改扩建后的居民小区到处清新整洁,花香鸟语。

1994年9月21日,对广大市民来说,是个辉煌的日子,市政府重点工程、黄浦区的头号工程人民广场绿化改建,经过200多天的奋力拼搏,终于落下了帷幕。

人民广场已从解放初期的一个空旷集会广场,成为集行政、文化、生态、交通、商业为一体的园林广场。发展空间,已从平面发展为立体。其中57%的主体项目建于地下。在今日的人民广场上,既有南北呼应的上海博物馆新馆和市政大厦建筑群,又有位于广场两端豪华、晶莹剔透的上海大剧院和人民广场地铁1号线东站,它不仅是1号线中规模最大的车站之一,也是唯一不封顶,透过顶棚玻璃采集自然光的车站。位于博物馆西侧的是建筑面积49557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库,它的上层是多功能地下商场,设有百货商场、自选商场及邮电、通讯、银行等综合性服务设施,下层为自动化管理地下车库,而占地12万平方米的人民广场,8万平方米的绿化带,成了都市中心的一叶“绿肺”。人民广场终于回到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手中,成了中外游客购物、休闲、娱乐的“天堂”。

蓝蓝的天,碧绿的地,幽幽的花香,现代化音乐喷泉,盘旋在上空或在绿茵场上与游客打闹、嘻戏的“和平鸽”,将人民广场妆扮得无比美丽吉祥,置身其中,如同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大好春光,吮吸着新时代的清新朝气,心情豪迈舒畅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